<ruby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/mark></ruby>

<del id="rrrnp"></del>

    <p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/mark></p>

    <pre id="rrrnp"></pre>
    <p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progress id="rrrnp"></progress></cite></p>
    <p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/cite></p>
    <p id="rrrnp"></p>
    <p id="rrrnp"></p>
    <output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/cite></output>

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progress id="rrrnp"></progress></mark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rrrnp"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  歡迎訪問中國養生網~
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首頁 > 健康養生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怎么判斷自己胖不胖?教你BMI計算公式測試看看!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1-07-28 08:33:45 本文編輯:Angel 健康養生

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最常使用測量肥胖度的方法就是BMI值,究竟BMI值是什么呢?BMI值就是一種測量身體的體脂肪率的計算公式,公式是以身高和體重為計算基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人看似不胖,其實體脂肪率高的嚇人,是什么原因會讓算出來的體脂肪率嚇人呢!那是因為體脂肪率是針對身高和體重算出來的體脂肪率,并不是直接從體重上面衡量的一種測量值,所以從身高和體重算出來的測量值是最符合脂肪率的一種計算方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BMI值為22是最標準且不易罹患疾病的健康標準值。如果你怕計算不準確,你甚至可以花點錢購買體脂肪測量器,直接測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體脂肪器是一種利用生阻抗法的體脂肪測定器。所謂生體阻抗法就是先將微弱的電流通過人體,再根據電流阻抗的情形來判斷體脂肪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而言,15歲以上的女性,體脂肪率約在25-30%則屬于中度肥胖,一旦超過40%以上,就要考慮接受治療了。現在我們告訴你BMI的算法,拿出你的計算器算算看你是不是超重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BMI計算公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BMI計算方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BMI        體重除以(身高m平方)

                    肥胖度(%)    (實際體重-標準體重)標準體重*100

                    標準體重     22*(身體m的平方)

                    實例解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舉例來說:以身高160cm、體重55kg為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BMI:55/(1.6*1.6)=21.5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標準體重:22*(1.6*1.6)=56.32

                    3、肥胖度:(55-56.32)/56.32*100=2.34%

                    測量對照表

                    肥胖度判定標準

                    判定    瘦     普通    超重    肥胖

                    肥胖度  未滿~10% -10%~20%  -10%~20%  +20%以上

                    BMI   未滿19.8  19.8~24.2 24.2~26.4  26.4以上

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保護: 本文由 中國養生網 原創,轉載請保留鏈接: http://www.seo0431.com/2021/0728/6688.html

                    猜你喜歡

                    博客主人中醫養生
                    養生,顧名思義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,通過保健方法、方式達到增強體質、預防疾病而延年益壽的活動。在現代社會中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在不斷增長,由此產生的各種亞健康癥狀和疾病正威脅著國人的健康。專家認為,科學健康的養生之道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既經濟又普遍實用。如果養生得法,疾病可以減少一半,壽命可延長10年以上,醫藥消費支出也會大大減少。“救治于后,不若攝養于先”和“未病先防,無病養生,有病治病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1. 1259 文章總數
                  2. 0訪問次數
                  3. 4043建站天數

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/mark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rrrnp"></d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/mark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rrrnp"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progress id="rrrnp"></progress></cite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/cite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rrrnp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rrrnp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output id="rrrnp"><cite id="rrrnp"></cite></outpu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rrrnp"><mark id="rrrnp"><progress id="rrrnp"></progress></mark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rrrnp"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5sesese